第263章 改变舆论的方针-《大奉太子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这几日。
    民间针对儒家的舆论依旧高涨。
    张居正求见过郭天翊后,也只是隐晦地表达了下要从自身找问题。
    儒家的大儒们傻眼了。
    这到底该怎么办呢?
    儒家思想已经变革过好几次。
    他们如今,也对天子的态度捉摸不清,更加彷徨。
    说起来,这是社会矛盾。
    以前没有激发出来,只是没有个引子而已。
    恰好,这次的科举就成了引子。
    紫禁城,御书房。
    “该怎么转移社会矛盾呢?”
    郭天翊看着不少大臣上书的折子,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对儒家的敲打,自己觉得已经差不多了。
    再这样下去,说不定会演变出许多恶性事件。
    先不说别的。
    就如今的儒家学子,以后做事也会如履薄冰。
    说起来,社会矛盾想要转移,最快的方法就是打仗。
    将国内的矛盾转移。
    后世的政治家就非常乐意玩这一套。
    比如大天朝,某些时候矛盾尖锐的时候,便会献祭个公众人物出来。
    有时候,也会爆料个贪官污吏出来。
    而漂亮国更会玩这样的套路。
    国内矛盾尖锐的时候,就发动战争。
    战争能转移所有的矛盾。
    可是如今去哪发动战争?
    跟北面的吴国开战?
    不行,时机不到。
    现在的大奉刚刚步入正轨,是急需积攒力量的时候。
    吴国的骑兵战力不俗,而且数量多得可怕。
    一日之间,吴国的骑兵就能奔走于北方的所有国界线,现在开战大奉支持不起这样的持久战。
    南夷诸国?
    更不行。
    南夷诸国说白了都是大奉的附属,他们跟大奉通商,能打通前往牛粪国的道路就可以了。
    对南夷诸国用兵,也不合适。
    “嗯...”
    “朕知道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