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改变舆论的方针-《大奉太子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郭天翊起身看了看御书房内摆放着的地图,将目光定格到了辽东半岛上。
    辽东道之外,是辽东半道。
    这里就是类似古华夏的棒子国。
    如今的辽东半岛政治情况复杂,是可以用兵的好地方。
    而且,这里有前朝余孽!
    大奉元德一年,前朝余孽还有不少在南方活动。
    其中,云川道以及辽东道之地是前朝余孽活动的大本营。
    大奉占领了中原大部分土地后就建国了。
    云川道地区的余孽是元德三年消灭的。
    辽东道的余孽,乃是前朝辽东侯的地盘。
    元德三年秋,辽东侯兵败后战死。
    其子周永成带领残余的十几万部队退居到了辽东半道,进入了高句丽的地盘。
    高句丽王李真原本就跟辽东侯周氏一族关系匪浅,就接纳了周永成。
    周永成也被高句丽王封为高句丽大将军。
    大奉当时也对高句丽用过兵,但是没有成功。
    元德十年,周永成篡位,自封为王。
    高句丽王李真只能被迫逃离汉城,到了辽东半道南部苟活。
    自此,辽东半道就成了周王与高句丽王瓜分的局面。
    高句丽人本来就跟汉人有较深的渊源,从文字到习俗,他们都跟汉人的差不多。
    所以辽东半道北部的高句丽人并不反对周永成的统治。
    自此,辽东半道的拉锯战就展开了。
    可是,高句丽王占领南部后,哪里是北部周永成的对手?
    高句丽王也一度向大奉示好,也得到了大奉的应允。
    原本高句丽还帮助当初的周永成对抗过汉人军队,现在只能向汉人求助。
    当时的朝堂经过讨论后,就赞成支持高句丽王李真。
    毕竟,辽东半道这块地方,让他们乱下去,对大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
    周永成这边忌惮大奉会插手,也就停止了拉锯战。
    短暂的和平到来了。
    从元德十年起到现在,高句丽王每年都会派使臣向大奉进贡。
    而今年进贡的日子也快了。
    “消灭前朝余孽周永成是一方面,占领辽东半道,将这里变成属国才是真...”
    郭天翊思索片刻,喃喃自语道。
    当初大奉用兵没有成功,甚至损失颇大的原因就是大奉的水军不发达。
    但是,大奉的荆州府可是有全国最大的造船厂。
    晋王这些年一直在发展造船业。
    藩王之乱时,若是没有强大的船只,他们可不可能一夜之间顺流而上,行军神速。
    荆州府的造船厂可以生产出先进的船只,足以容纳千人左右的军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