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2章 医家盛事-《大明风流最新免费章节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再后来,到了隋唐时期,这太医署的各方面职能逐渐完备起来,成了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大业!
    尤其是到了大唐盛世,万国来朝的时候,这太医局……便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医学教育机构。
    那可真是个名医辈出的年代。
    依照唐制,这太医局,对学生的选拔和考试,可是非常一般的严格,简直是苛刻,首先这太医局每年招生,都固定在春季。
    而且官府规定,凡入选太医局的学生,年龄必须超过十五岁,并且这些学生须得由召命官、使臣或翰林医官做担保才能入学。
    对了。
    那时候的医者通过了科举,可是能进翰林院的,而当时的太医局,大概便相当于如今的国子监。
    当然了。
    入学可不代表着通过了科举。
    只是……
    医学科举的预科班。
    在这预科班旁听一年后,这些年轻的医者才具有候补入学资格,所谓候补入学,就是需要考试才能入学。
    此时。
    随着天子在北海之畔停下了脚步,便朗声道:“如此……甚好!”
    那就按照盛唐时候的规矩来吧。
    瞧着天子的神色。
    倘若有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反对,多半便要挨廷杖了,什么意思呐…….是说我大明还不如盛唐么?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
    随着李时珍等名医跪下了下去,好几位当场便老泪纵横了。
    “圣君呐!”
    一阵感伤之后。
    沈烈也有些戚戚然。
    也是……
    自从大明开国以来,优待儒生,这天下医者可是被儒教士林打压的实在太狠了。
    地位甚至还不如,那些每天在宫里炼丹的神棍。
    如今。
    也算是拨乱反正了。
    于是很快,这医科科举的章程便定了下来,主考官,副考官由几位太医院元老,和李时珍等人担任。
    考官会从历朝历代,流传下来的经典医学典籍中出十道题目,考试后,合格的学生由太常寺发“牒”。
    由此才算是真正地进入到太医院学习。
    这个考试仅仅是个开始。这些学生在太医局学习一年后仍须考试,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进太医院。
    可沈烈仍旧不罢休。
    在众医者的注视下,也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份奏折。
    呈送了上去。
    “臣有本奏!”
    当着众位名医的面,沈烈又提出了几点意见:“臣以为,我朝当在各省,各府,各县创建医疗机构、兴办医学教育、大规模编纂医术。”
    “臣以为,太医学当与太学并列,由国子监亲理,请陛下诏令设立校正医书局。“
    第(1/3)页